Featured image of post SG无钱包生活报告

SG无钱包生活报告

年初的时候丢了钱包,一怒之下干脆直接试试无钱包生活,十个月下来总结一下感受和经验。

最初目标是只带iPhone 12mini和Apple Watch, 工作日捎上工牌抓上车钥匙就出门,最后没有成功。尽管日常的90%+支付场景是都不需要用实体卡和现金的,但对我来说有一些高频使用的场景无法顺利解决:

  • 平时常去吃饭的Koptiam食阁(全岛都是)刷美食卡打九折,在档口直接用paynow付钱感觉略亏

  • 因为家里只有一台车又常常需要跟老婆分头行动,我很少打车却是时租车APP的重度用户,但常用的Bluesg的取还车和解锁必须用实体交通储值卡(Ezlink或者Flashpay), 另几家时租车虽然可以用手机解锁但也需要自备储值卡支付ERP过路费和停车费

解决方法是买了一个苹果磁吸卡包,刚好能装上两张卡(图中的Koptiam卡+现金卡),日常吃饭和出行问题就都齐了。

后来发现一个月还是会有一到两次需要用到小额现金的情况,最尴尬的一次是专程开车去一个Hawker Center,好不容易排队找到车位停好发现热门的档口全部很傲娇的只收现金(老字号往往是uncle/auntie在经营,生意又好到饭点刚过半就收工不用刻意讨好客人),周边步行距离又没有取款的地方只好悻悻而归。之后干脆往卡包里塞上十块现金,从此逛Hawker胸有成竹不再焦虑。

最近的几个月这个不带钱包的方案也完全没有遇到问题,手机+卡包+卡+一张纸币的重量也比大部分的大屏安卓手机更轻,不再怕丢卡丢证件不说,还真正实现了短裤和牛仔裤自由,大热天里把裤兜里塞得鼓鼓囊囊可不是什么好体验。

用户支付体验的方便程度排序还是NFC>支付扫码>现金,传统需要Tap信用卡和搭公共交通完全不需要掏手机的,手表设置得当单手操作也相当方便,积分和优惠体验下来跟刷实体卡一致,最近一两年主推的Paynow体验进步很大跟国内的扫码支付场景体验差距不大, 码的通用性可能还更强。

唯一还会出现因为不能支付买不到东西的尴尬场景只剩下设施偏老旧的公园里必须用硬币/小额纸币的自动贩卖机,想来当年即使带钱包的时候也常会到处淘硬币也就不吹毛求疵了。

一些额外的小Tips:

  • 如果必要的话,一些银行(比如UOB)用手机/手表可以在ATM用NFC或者mobile cash短信的方式取到现金

  • 身份证/驾照基本都能支持数字版,办事暂时还没遇到障碍

  • 某些会员卡(比如IKEA)建议留一份照片在手机相册加个星标随时可以调出来

  • Nets Only的支付(比如政府收费和充值)收款,其实多数刷卡终端支持Nets QRcode,但有时需要提醒收款员可以点这个选项

  • 停车场里给现金卡的充值机往往只支持Nets实体卡,提前开启Auto-Topup绑定账户低于余额自动充值比较省事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